教育
1
起跑线上的奇迹
2
突出“三个聚焦”,持续深化政治巡察
3
“巧思妙解”玩数学 模拟试卷下载
4
阅读海门
5
智商·情商
6
求糊涂心境
7
“尿素干部”
8
运用矛盾论 解决“不平衡”
9
2020年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出炉
10
碗净则福至
1
日本三地要求提前解除防疫紧急状态
2
早接种早踏实!以色列鼓励民众接种疫苗有奇...
3
江西南昌“打铁花” 红红火火迎元宵
4
5名游客深夜被困呼伦湖 内蒙古警方-30...
5
长三角区域跨省户口网上迁移,江苏警方告诉...
6
江苏31个基本站突破2月历史极值 这份“...
7
无力、窒息、心悸、恶心……当心这个“隐形...
8
膀胱里居然长出“鸡蛋”
9
炸鸡排时,不要直接下锅炸,多加一步,鸡排...
10
煮汤圆,冷水还是热水下锅?第1步就做错了...
1
团队排名世界第一,海门女剑客这下出名了!...
2
今天的实小,有点“牛”!
3
海门两个大家伙!一个下水,一个出江!
4
脱贫攻坚优秀作品:《山远情更深》
5
脱贫攻坚优秀作品:《逐梦大战场——一个农...
6
这群海门人,用这种快乐的方式过年!
7
“牛”转乾坤,为你而亮,让我们一起奔赴更...
8
就地过年,党员带头!
9
周深的这首歌,听哭了
10
为群众就地过年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江...
学校收门禁卡服务费的“创意”是谁拍板的
学校安装门禁系统究竟有无必要,这个问题见仁见智。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24
35岁怎么就成了“被嫌弃一族”
这样的“职场规则”,让很多超过35岁的职场人开始担心自己被裁员、被失业。因此,一旦过了35岁,大部分人在工作上一点不敢懈怠,因为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被离职,反正理由总能找到。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24
男乘客晕倒在地铁车厢 95后女医生正好路过救了他
2月12日,大年初一,早上8点30分左右,一名男乘客晕倒在南京地铁十号线的车厢里,一名95后女医生正好路过,对其及时实施心肺复苏,使其很快恢复意识。由于救助及时,这名晕倒的男乘客身体已无大碍。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22
专家提醒寒假学生整容莫冲动
近年来,随着通过整容改变形象的人数增多,学生假期整容热也逐渐兴起,因整容而起的纠纷呈上升趋势。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22
2021年高考时间“回归”:6月7日开考
记者19日从教育部获悉,2021年高考全国统考时间“回归”,确定为6月7日、8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高考曾延期至7月举行。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20
生得起,养不易,配套政策要抓紧
2月18日晚,国家卫健委在对全国人大代表的答复中称:东北地区可探索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20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父母要学会“有话好好说”
但是我们发现孩子越来越敏感,逆反得厉害。我们和孩子该怎么沟通会比较好?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19
自主调整返校时间 多地高校延期开学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 题:自主调整返校时间 多地高校延期开学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19
多所广东高校公布春季学期返校时间 明确返校流程
近日,多所广东高校发布2021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安排,组织学生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部分高校还明确了相关细则,学生未经批准不得提前返校。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18
海外学子的中国年
不论身在何处,到了春节,中国人都会将手头的忙碌先放到一旁,热热闹闹地“忙过年”,换上一身新衣,做上一顿年夜饭,在爆竹声中开启新的一年。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18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藏有几多故事?
人的一生,能超越时间,留下回响的,除了精神,还有姓名。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10
江苏省今年将新建100家省级儿童“关爱之家”
在刚刚结束的江苏两会上,今年省政府民生实事明确,全年新建100个省级儿童“关爱之家”示范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整合资源,打造出暖心、贴心的“关爱之家”。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10
校外学习、定制作业、线上家访高三教师寒假超忙
在她看来,作为老师,还要利用寒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她还计划寒假中吃透两本教学方面的专著。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09
“套号学历”钻了什么空子
要小心了,你的毕业证、学位证很有可能被“套号克隆”。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09
习惯难养成 部分劳动者对职业危害防护意识有待加强
2020年12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开展争做“职业健康达人”活动。活动旨在通过“职业健康达人”的带动,让劳动者养成健康工作习惯,营造健康的工作氛围。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08
独自过年,在诗词中感受古风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迈过腊八,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股叫作“年”的气味。今年,因为疫情许多游子都不能回家过年,漫长的春节假期,远离家乡和亲人独自过年,不如索性“穿越”回古代,感受一番古人诗文里那种原汁原味的古风年味。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08
别让租房成为年轻人的“避雷”冒险
有人说,在大城市租房就像一场前途未卜的“避雷”冒险:不管是一不小心住进“隔断房”“甲醛房”,撞上热爱音乐外放、作息颠倒的室友,还是没看清中介在合同中埋藏的“霸王条款”,都会让年轻人的租房生活变得一地鸡毛。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05
教育部要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严防暴力恐怖事件
教育部网站3日公布关于做好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就进一步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落实校车安全管理要求、开展学生欺凌防治行动、深化网络环境专项治理等提出明确要求。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05
粗暴惩罚犯错学生,是一种教育懒政
教育离不开适当的惩戒,但惩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04
欢度寒假,这些场景别大意
目前正值中小学生寒假期间,不少家庭计划带孩子在市内游玩,逛博物馆、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江滩放风筝等。外出需要注意些什么?来看看武汉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陈和斌的提醒。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04
狂奔的在线教育,该系上“缰绳”了 让学生混日子成过去式
近日,一名“老师”同时出现在几家在线教育机构的网络视频广告中,有时自称“教了一辈子数学”,有时又说“做了40年英语老师”,引起广泛关注。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03
看!孩子眼中专心玩手机的你
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做了限制,然而你有没有想过,专心玩手机的你,在孩子眼中会是什么样子?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03
考试成绩不佳,学区房应声而跌?人为炒作的“学区房热”该退烧了!
近日,不少上海家长手机上都收到一则“考试成绩不佳,学区房应声而跌”的传闻,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02
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
一位年轻的母亲,背上巨大的行囊压弯了她的身躯,手里的背包眼看拖地,但揽在右臂中的婴孩整洁而温暖。抬头前行的年轻母亲面色红润,一双大眼睛坚定有力。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02
介绍对象这件事,算法和朋友谁更懂你?
人工智能算法正在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衣食住行,夹杂情感需求的恋爱、婚配问题也开始被引入算法寻求解决方案。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01
[考动力]“八省联考”我们应该关注什么?
20多岁和30多岁生娃有啥区别呢?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2-01
免费检测核酸、专车送到车站……大学生寒假离校,这些服务很贴心
眼下,多地出现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再次严峻起来。与此同时,临近春节,寒假开启,大学生如何返乡备受关注。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1-29
带全家往前走的“生活指南”,爸妈交给我书写
老去的父母,不只是需要我们接过担子,提供“生活指南”,完成家庭核心的交接。他们更需要的是,我们有耐心地陪着他们慢慢适应,正如他们曾经耐心等待我们长大一样。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1-29
这些重大科技成果被写进了教材
中小学教材编写坚持继承发展,在传承经典内容的同时,又体现时代性,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新成果。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1-28
狂奔的在线教育亟待降温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在线教育市场发展驶入快车道。随着在线教育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大量资本蜂拥而至,在线教育俨然成为互联网领域的又一新风口。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1-28
新华热评:“混”文凭,没戏了!
“严进严出”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常态,指望“混”张文凭的同学,该醒醒了。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1-27
抵制“丧文化”,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的网络文化
“丧文化”流行、不良网络游戏和周边文化产品渗透到校园、因沉迷网络游戏引发家庭冲突屡见不鲜……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1-27
亲子育儿:儿童学跳舞,应把好“度”避免运动损伤
到底该不该送女孩去学舞蹈、练艺术体操呢?我家孩子适合学跳舞吗?怎样科学避免孩子跳舞或练体操过程中受伤?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1-26
“晒娃”热情递减的折射与启示
前不久,亲子育儿专家杨樾的一段文字引发不少家长的共鸣,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1-26
确保大学生“想回回得去”“想留留得下”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需要临时救助的学生,还要及时发放临时救助资金,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需求,让家长放心,让全社会放心。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1-25
五年,这个老爸带着娃登顶浙江11市最高峰
以前,登山是一个爱好,一种去感悟自然的修行方式,如今,更是成为了他陪伴家人、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1-25
面对患脊椎炎的同学,他坚持当了六年多“拐杖”
6年多的求学路上,一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同学,却被称为“拐杖兄弟”。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1-22
家庭教育立法是对“家务事”的必要干预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家庭内部事务,也事关公共福祉。家庭教育较之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具有同样甚至更强的溢出效应。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1-22
如何当父母,需要这么一部守则
未成年人保护涉及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方面,家庭教育又是其中重要一端,在这方面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侵害未成年人行为又如何进行法律约束,都需要厘定。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1-21
低龄未成年人犯罪 依法追究不能姑息轻纵
“犯了罪的孩子仍然是孩子。对未成年犯罪人,特别是低龄的未成年犯罪人,不能一判了之、一关了之,而是要认真做好教育、感化、挽救工作,让他们重回人生正轨,防止他们再次危害社会。”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1-21
拥有高学历是否意味着人生进入“简单模式”
近来,“985相亲群”话题火了。无论是工作、相亲还是生活,仿佛越来越绕不开学历。你怎么看学历对人生的影响?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1-20
别让“寒门贵养”压弯父辈的脊梁
“寒门贵养”在农民工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并不鲜见。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1-20
“我”能考第一但不爱学习,为什么?
“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背后的不和谐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1-19
不焦虑父母的“方法论”
“你人生的戏要你自己演,我们只是你的观众。我们什么都给不了你,只能给你自由。”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1-19
疫情以来知识付费二次起飞 碎片化学习含金量几何?
吃早餐的时候刷知乎盐选专栏,开车路上听APP的薛兆丰经济学课程,健身房跑步要打开喜马拉雅的古典音乐讲座……
阅读全文 >>
发表于: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