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净则福至
朋友家餐厅里挂了一块“碗净福至”的匾,说挂这匾是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以此作为家训。
“碗净福至”四个字让人眼前一亮。“碗净”,即是惜食,暗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惜食,即是惜福,自然也就“碗净福至”了。
看外国电影时,总能看到外国人全家在一起就餐时,会有一个简短却认真的仪式:餐前祷告。每个人都虔诚地念念有词:“感谢主赐我食物……”初始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后来逐渐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是多么庄重的仪式,让人心存感恩,懂得珍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食物是人类获取营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物资源宝贵,来之不易,每一个市民都应尊重劳动,珍惜食物,杜绝浪费。
当下,有些人生活条件改善了,喜欢在吃上面铺张浪费。亲朋好友相聚,餐桌上大盘小碟错落相叠,鸡鸭鱼肉、生猛海鲜、时令果蔬应有尽有,满桌的菜肴一大半要被浪费。更有些人心里还存着“多点菜有面子,少点菜是小气”的陈腐观念,把浪费当光荣,把节俭当可耻,以致舌尖上的浪费屡禁不止。
前几天,知名影星叶璇和朋友去西餐厅吃饭。快吃完时,她见一旁桌上有很多剩菜,一碟洋葱没怎么动,感觉很浪费,便端过来和朋友一起吃了。叶璇将这段“吃别人剩菜”的视频自曝出来,网友纷纷点赞。一个珍惜食物、尊重食物的人,必定是一个善良高贵的人。因为她尊重的是食物背后的农民、工人、服务生,以及他们流过的每一滴汗、付出的每一份心血;她尊重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要知道,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大家的,谁都没有权利浪费。
几年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经对食物浪费痛心疾首:我们的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难的,好不容易提高了,又被浪费了!他建议政府出台法规,把浪费当成犯罪行为来处置。老爷子今年九十多岁了,为了中国人能吃饱饭,他倾尽了毕生的心血。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还在让老爷子心寒?
你对食物的态度,即是他人对你的态度。如果对于食物有了足够的尊重,人生态度有了正确的认知,那么“福至”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大道至简,知行合一。最深沉的哲理往往蕴含于生活的点滴中,如同在日常饮食的不经意间,就隐藏着人一生的福报。
一餐一饭,一筷一碗,吃饭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与天地结缘。正因如此,你的碗里,也藏着你一生的福报,碗净自会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