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巾帼红” 绽放“她”力量——聚焦海门巾帼志愿者团队
本报记者顾聆译
她们,来自不同行业,捧着一颗火热的心,为着共同的初心和理想走到一起。理论宣讲、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关爱女童、助老服务、邻里守望……她们把爱与智慧凝结成一个个志愿服务项目,让那一抹“巾帼红”成为海门大地最温暖的颜色。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巾帼志愿服务队,听听“她们”的故事。
“你好,这边是12306法院服务热线,请问您有什么事情……”接电话的是海门区人民法院巾帼志愿服务队的赵媛。2012年进入法院工作后,她就加入了巾帼志愿服务队。作为一名志愿者,每当把法律知识普及给百姓的时候,就是她最满足的时刻。海门区人民法院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是普法志愿者法治基层行的主要服务团队,目前共有志愿者65名,均是来自法院各岗位的女干警。该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曹竹园告诉记者,她们主要通过开展系列普法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中;利用微信、QQ等建立审务工作群,随时接受群众的法律求助,把纠纷化解于诉前。
海门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数量在日渐增长。针对生活中长期缺失亲情的老人及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关注和解决的老人,2015年三厂街道新东街社区成立了一支由20人组成的“代理女儿”志愿者服务队。“代理女儿”主要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和文体健身等多方面的志愿服务。3月3日,“代理女儿”志愿者苏军琳来到新东街社区89岁孤寡老人宋秀英家中,一边陪老人聊天,一边给老人家打扫卫生。宋秀英说,现在天天有人和她聊天谈心,还经常帮着干家务,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如今,像这样的巾帼志愿者团队在海门还有很多,志愿服务涵盖家庭教育、法治宣讲、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疫情防控等各方面。巾帼志愿者们有的走进社区,为贫困母亲、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送去温暖;有的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舍小家顾大家,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有的致力于“巾帼宣讲”,进村入户传递党的声音、法律知识等;还有的拣垃圾、捞水草,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区妇联副主席从璐璐介绍,这些巾帼志愿者在服务妇女儿童、家庭、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已成为妇联组织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区共有在册巾帼志愿者1万多名,共组建了1支区级服务总队、11支镇(街)服务分队、290多支村(社区)服务支队以及400余支由“姐妹微家”“三八红旗手”“家长学吧”等女性社会组织组成的服务微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