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布洲->情感

“攒半年工资买个爱马仕”,你确定这是更好的人生?



作者:发表于:2021-01-05来源:网易情感

  小×书上看到个妹子在晒她新买的爱马仕包,4w4,花了自己半年工资。

  我也不太懂,买个包为啥非要自曝家产?

  一边把财务状况跟外人交代个底朝天,一边强调不是虚荣,也跟别人没关系,就是为了取悦自己。

  说白了,还是心中没底、“露怯”,又想得到别人的认同。


  其实只要不是欠了一屁股的消费贷,不偷不抢省吃俭用拿积蓄买个包,没什么不行的。自己高兴就好,也的确轮不到别人指点什么。

但你要说这叫健康正确的消费观,恕我就不能苟同了。

  有一条力挺她的留言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精致穷”女孩的心态,大意是:

自己赚钱爱买啥卖啥,奢侈品是只给那些天生命好又有钱的女人准备的吗?我们普普通通女孩靠自己努力买了心爱的东西就要被说三道四说不配吗?


  这段话看似霸气十足,实则并没有什么底气,因为奢侈品之所以叫奢侈,说实话还真就是给有钱人准备的。

买得起的概念,不是你月入一万能花八千,年入十万也敢叫着自己买得起birkin,而是花掉这笔钱完全不影响你的生活质量,并且有足够积蓄应对未来可能的突发状况,比如失业、疾病等。

  如果你是月光族,或者只有少量存款,没有任何抵御风险的能力,那基本就是在网贷的边缘摩擦摩擦。

因为消费主义是没有止境的。

  买包前,你的想法是:我就拥有这一个大牌包就够了,虽然贵,但是背上二十年,摊到每一天才几块钱啊!

  买包后,你的购物瘾被钓了起来,你开始觉得自己需要点好的衣服和鞋子来衬这只包。再过几天,你又开始新一轮自卑了:背来背去就这一只大牌包会被人笑,是时候再来一个了。


  我自己就经常掉进爱买某种东西的循环中:

  比如一旦买了一个包,迅速又觉得自己缺另一个包,买了一双鞋,又觉得另一双好像更好(今天的二条就写了我是怎么一个月买六双鞋的),根本停不下来。

  反而如果一开始压根不买,就心如止水。

  我没见过几个人能一只大牌包背到天荒地老,大部分人都是从一只包开始沦陷。好一点的,买到能力不允许了,就学会了清醒。

最怕的是那些根本清醒不了的,欠着大几万的网贷满脑子还是大牌包。


  “你配得起更好的”这句毒鸡汤的洗脑作用太强了,小×书几乎人均一个爱马仕,一边节衣缩食买包,一边自豪地说自己就是要在能力范围内用最好的。

  你若说她的实力还不足以承担如此高消费,简直就像刨了她的祖坟。

  问题是,这样的消费早已经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

能力不行时,承认一句自己“配不起”,没什么丢人的。

包治不了百病,真去医院人家得要钱。

  尤其是这两年,形势都不会太好,囤谷积粮没毛病。

  你说买大牌是纯喜欢这个设计,没有为品牌附加值买单的成分,自己都不会相信。


  我今年买的唯一一个包是某宝几百块的原创国产设计师品牌,随机刷页面的时候一眼看上的。

  包包一收到立马就成了新欢,走哪拎哪,被好几个人夸过好看,做工真不输大牌。

  所以如果你真的只是为品质和设计买单,现在有些国货就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完全可以考虑。

  实在非想买大牌,其实也有个省钱的心态。

  我有一阵魔怔一样爱买包,有些包没背几次就过气了,像巴黎世家机车包,简直是时代的眼泪。

  买它们的钱加起来怎么也够一辆还不错的车,卖的时候加起来也没几万块。

  我心里默默算账:这要是当初买的Birkin或者Kelly,保存得好价格不但跌不了多少,没准还升值(今年爱马仕的二手市场一路猛涨)。

  大有一种“你大爷还是你大爷”的感觉。


  后来我想买什么包都跟自己说,别买了,从投资保值角度说,不如省下来买爱马仕算了。

  时间一久,爱马仕确实省下了几个,但你真让我去我又不去了。


  专柜配货麻烦还得跟柜姐飙戏、二手加价多、没有遇到我喜欢的皮质和颜色……劝退的理由有很多。

想买也无非是因为保值,那么不买其实最保值。

当然你也可以把这些理由最终统统归于穷。


  穷人才考虑保值和配货的合理性,富人是不需要的。

  那就努力赚钱让自己更富一点呗。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跟自己的欲望谈判。

  反正除了衣柜少了一个躺灰的包,我并没有缺少什么,我的生命里也没有了什么“非买不可”。

  倒是养成健身习惯后,三天不练都觉得难受。

  购物的确能够让人产生短暂的愉悦,但好身材、好心态,远比奢侈品能给女人带来的满足感更高更持久。

消费自由是一个很难达到的门槛,但当你不被名牌绑架时,至少可以做到消费心态自由。

 

亲:请记得给好评哦!

  • 0
  • 0
  • 0
  • 0
  • 0
  • 给力
  • 淡定
  • 学习
  • 坑爹
  • 打酱油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确定
最新评论
  • 1 “巧思妙解”玩数学 模拟试卷下载
  • 2 突出“三个聚焦”,持续深化政治巡察
  • 3 起跑线上的奇迹
  • 4 阅读海门
  • 5 智商·情商
  • 6 求糊涂心境
  • 7 “尿素干部”
  • 8 2020年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出炉
  • 9 运用矛盾论 解决“不平衡”
  • 10 碗净则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