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国内

(以案说法)网上购物需警惕“虚构原价”陷阱



作者:发表于:2020-11-19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案情】冯先生在某科技公司经营的电商平台购买“台式机电脑内存条”4件。该商品详情页面上载明:“价格2199元,促销价1799元,今日特价,本店活动满200元减5元”。实付款1794元。在购买时,客服告诉冯先生2199元是原价。但之后冯先生发现价格始终没有回归原价,感觉受到欺诈,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科技公司予以3倍赔偿。

法院认为,该科技公司在商品详情页面没有对标示价格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且该公司客服回复也表明2199元为商品原价,会误导消费者认为该商品有按照2199元进行销售的成交记录,属于虚构原价、虚假优惠的行为,构成价格欺诈。此外,该科技公司将1799元标注为促销价,传递出优惠幅度信息。虚假标注价格足以使消费者对优惠幅度产生错误认识而产生购买意愿,故本案所涉价格欺诈行为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最终法院判决该科技公司对消费者予以3倍赔偿。

【说法】“虚构原价”是指经营者在促销活动中,标示的原价属于虚假、捏造,并不存在或者从未有过交易记录。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中明确,经营者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价,诱骗他人购买的,应属价格欺诈行为。法官提醒,商家在进行产品宣传时,不能违背法律和公序良俗,应与产品实际的功能、质量相符,不能实施价格欺诈或作虚假宣传。

法官提醒,消费者在参与商家促销活动时应尽量避免冲动消费,秉持诚实信用原则进行网购。如果出现非消费者原因导致的问题,可以依照合同约定解决。同时,消费者也应尽量保留交易快照、沟通记录等证据,以便后续维权。

  (吕轩昂整理)


亲:请记得给好评哦!

  • 0
  • 0
  • 0
  • 0
  • 0
  • 给力
  • 淡定
  • 学习
  • 坑爹
  • 打酱油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确定
最新评论
  • 1 “巧思妙解”玩数学 模拟试卷下载
  • 2 突出“三个聚焦”,持续深化政治巡察
  • 3 起跑线上的奇迹
  • 4 阅读海门
  • 5 智商·情商
  • 6 求糊涂心境
  • 7 “尿素干部”
  • 8 2020年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出炉
  • 9 碗净则福至
  • 10 运用矛盾论 解决“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