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人民医院的三次交道
□沈祖娟
作为女人,与医院打交道第一件大事或许就是生孩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女人没有那么娇气,坐一辆普普通通的车就成了别人的新娘。十月怀胎,愣是要工作到孩子要生的那几天。1994年秋,一天夜里,我肚子疼,坐上我家先生的二八大杠,晃悠晃悠就来到了人民西路圩角河东的人民医院。
给我接生的医生,我已忘记了姓名,50岁左右,和蔼可亲,细声细语。我顺产很顺利,第二天早晨,护士把7.2斤的女儿交到我手上,随后又把孩子转到统一的“婴儿房”。到点了,一个一个孩子按时送来给我们年轻的母亲哺乳。一周后,我家先生把我们母女俩接回了家。
孩子小时候就喜欢看人民医院出生证明“宝宝卡”上的脚印,说“我是人民医院的小宝”,如今事业渐有起色的女儿像关注海中母校一样常常关注着人民医院的发展。
谁也不想与医院多打交道,但人吃五谷杂粮,不少时候是无奈的。2001年5月底,我胆结石旧病重发,疼得要命,不得不接受手术。那时不像现在有腹腔镜技术,打一个小洞,病人伤口很小,恢复快。给我开刀的医生叫黄圣达,我从留下的旧病历卡上看到的,当时50多岁的样子。他看到我胆小有顾虑,就很耐心地跟我解释,分析这次不能再保守治疗而是必须开刀的理由。黄医生把病人当作家人的耐心、细心,让我渐渐放下了顾虑。开刀后,黄医生把取出的胆囊拿给我看。我心想,他们真是了不起。一周左右,我顺利出院了,其间,6岁的丫头也来看我,她在大人带领下在医院里看来看去,对“白大褂”很钦佩,说以后要当医生救死扶伤。后来,女儿虽然没有选择学医的路,但“他们”的敬业与专业在我们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随着女儿的长大,我们慢慢变老。孩子外婆一个人后就住到我们家。2024年年初的一个夜间,她上厕所不慎摔倒,马上被送到北京路上的人民医院。做手术的医生叫江晨,他是“姜新峰名医工作室”成员、区卫健委优秀医师、医院金口碑医生。江晨的微信头像是他本人,内容三天两头转发医院新闻与信息等,还做科普宣传,有时他也在抖音上发医院或医疗方面的内容。老母亲出院后,我也成了他的粉丝,因为他的自媒体上内容好,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都能传播医学知识,妥妥的正能量。
三次与人民医院打交道,生孩子、自己胆结石开刀、老母亲摔倒做手术,三代人得到了人民医院的关照,一次次令我感悟到人民医院就是生病时候呵护我们的“亲人”。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