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版:金融

2025年07月16日
骗局“盯上”大学校园 提高警惕不上当
防范非法集资典型案例之七
本文字数:471
近年来,不法分子将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的“魔爪”伸向了学生群体,致使一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屡屡中招。
案件回顾:
相关案例显示,某大学有学生跟同学说自己有回报率10%的投资项目,没有钱的同学也可以先申请校园贷,把钱拿给自己投资后,不但短期内可以退还本金,自己还可以给予10%的回报。不少拿钱出来投资的学生在尝到甜头后,纷纷加大投资金额,最终犯罪嫌疑人卷款失联,造成超300名学生被骗,涉案金额超400万元。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梁对此解释称,校园非法集资的相关宣传都带有神秘色彩,即“我只告诉你,你不要告诉别人,这是赚钱的好机会”等话术方式。“还有不法分子告诉同学,可以用帮助别人刷单的方式赚钱,骗了500多名学生,涉案金额500多万元。”李梁表示,这也是典型的校园非法集资行为。
案件警示:
就学生理财投资,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侦查研究所副所长宁势强提醒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应当理性理财,理财一定要量体裁衣,要符合自身情况,绝对不能贷款理财;二是理财的过程中,应该防范非法集资,提高警惕性,避免为追求利益而失去理性;三是学生应当以学习为重,不倡导学生进行理财投资。
(海门区打非办)
◎ 南通市海门区融媒体中心(海门日报社、南通市海门区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