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3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部门·区镇
2025年03月24日

“三维赋能”普法工程护航2025消费提振年

本文字数:703

本报讯 (通讯员吴琪)海门区司法局以“三维赋能”普法工程,打造具有海门辨识度的消费维权法治品牌,护航2025消费提振年。

智慧赋能,织密法治监督网。依托“区块链+行政执法”平台,深化“综合查一次”,发放行政执法监督码,对规上企业实行“一检查一扫码”平台管理,规范执法行为;组建江海律师法治护航团,为2000余家中小微企业提供合规体检,针对家纺、建筑等特色产业定制《消费领域法律风险防范指引》;构建“六调联动”多元解纷机制,完善非诉讼纠纷化解全链条流程,对家纺产品虚假宣传等典型案件实施集中管辖,依托矛盾风险隐患智能管理平台,实现案件智能分派、全程留痕和闭环处置,推动诉前调解化解率提升。

文化赋能,深耕法治生态圈。创新“非遗+普法”模式,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核心条款融入蓝印花布、剪纸等非遗作品,在余东古镇设置“法治剪纸扎染体验馆”;打造“张謇法治讲堂”流动课堂,组织30名普法志愿者驾驶“法治铛铛车”穿梭于村居小巷;结合蛎岈山生态旅游季,在景区设立“消费咨询维权驿站”,发放印有维权二维码宣传页;积极推进法治文艺下乡巡回演出,小品《守住钱袋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描述当下常见消费陷阱,累计吸引超万人次观看。

联动赋能,畅通法治快车道。构建“1+10+N”维权矩阵,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消费纠纷调解总站,联动凤城德法通解室、陈大姐调解工作室等10个专业调解室,培育56名“田间调解员”;开通“东布洲维权直通车”,每月定期组织司法干警、律师进驻科创园、产业园等开展“法治早市”;联合民政、卫健等部门,组织退休老人担任反诈宣传员,并通过“蔡律师·夜咖啡”“公益法律服务门诊”等10个服务点位讲述真实受骗案例,重点整治养生讲座推销、收藏品投资诈骗等涉老消费陷阱。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