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化协商民主三化建设更好提升专门协商机构制度效能
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政协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要求以及上级政协文件精神,立足工作实际,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机制,大力推进政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政协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坚持以制度化建设
凸显协商议政的特色
一是突出建章立制。全面对标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修订完善全体会议工作规则、常委会会议工作规则、主席会议工作规则、专委会工作规则、协商议事工作规则等制度文件,丰富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制度化实践,完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要求,优化委员履职评价考核机制,确保协商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
二是突出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政协主席列席区委常委会会议、副主席列席政府常务会议、专委会主任列席党政专题会议、政协委员参与重大事项的论证评估等制度。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制度化参加协商议政活动,通报工作情况,倾听意见建议,推进落实转化。完善专委会对口联系党政部门、区镇街道、政协界别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全区动态。
三是突出集成创新。在坚持和完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议的同时,丰富专委会对口协商、界别专题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协商式”民主监督等内容“接地气”、形式“短平快”的特色协商平台。积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基层协商议事工作格局,不断推进“有事好商量”与党政中心高度契合,与政协履职有机结合,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坚持以规范化建设
激发协商议政的潜能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突出“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全面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把支持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压实“三个责任”,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构筑全面覆盖、系统发力的党建责任体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围绕“全面覆盖”,建立政协委员履职党支部,常态化开展履职支部活动,保障人民政协“重要阵地”更牢固、“重要平台”更宽广、“重要渠道”更畅通。
二是强化平台建设。按照界别群众、政协委员双向覆盖的目标要求,积极建立集协商议事、社情民意搜集、“委员之家”和“书香政协”等功能于一体的履职服务阵地,常态化开展委员沙龙、创新型委员企业家论坛、界别履职、“有事好商量”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月等活动,真正做到活动有阵地、协商有平台、履职有方向。
三是增强服务效能。健全完善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等制度,畅通社会各界人士在政协建言献策的渠道。制定加强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在群众中积极倡导“和谐包容、融筑同心”的协商理念与和融文化。
坚持以程序化建设
提升协商议政的实效
一是聚焦“协商什么”。围绕党委和政府工作重点、群众生产生活难点、社会治理焦点问题,精心选择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的问题确定协商议题,经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实施,真正做到“党委、政府重点工作推进到哪,人民群众关注焦点汇聚到哪,政协协商议政就跟进到哪”。
二是聚焦“如何协商”。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协商议政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环节,坚持不调研不协商,不调研不建言。注重协商代表的广泛性,根据议题特点,除政协委员外,邀请专业人士、部门负责人、基层党政组织负责人、群众代表等共同参加,积极开展互动交流,商出共识、商出措施、商出真知灼见。
三是聚焦“成果转化”。建立政协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主动联系对接职能部门,掌握落实办理情况,听取采纳反馈意见。完善政协协商成果跟踪落实机制,每年选取1-2个上年度重点协商课题,组织委员开展协商成果“回头看”。建立“党委+政协”联合督办机制,开展清单化、责任化、节点化集中督察,推动政协协商成果更好转化为党委政府决策、民生实事项目、社会治理成效。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