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镇酒店“金喜缘”缘何年年让食客“惊喜”——
菜品融合本地文化持续创新
本报记者姜新
沿着海门区汤正公路向北,到了余东镇区段,一家巍峨的乡镇酒店大楼矗立在余东镇人民路上,成为当地的“地标”。这家酒店有一个接地气的名字“金喜缘”,金喜缘创办于疫情爆发那年,发展于抗疫这几年中,成功于后疫情时代。在这短短不平凡的3年里,金喜缘常常给人以“惊喜”,它靠的是什么?
一
海门金喜缘酒店的创始人是1985年出生在余东镇余南村的陈志云,今年不惑。他酷爱烹饪事业,当年说服父亲把中考志愿改回自己喜欢的烹饪专业。2004年,他从海门职业教育中心校毕业,即破格通过省人社厅高级厨师的考核。2009年,23岁的他获评江苏仅一人的“全国优秀中职毕业生”荣誉称号。
翌年,他应邀参加了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组织的“我的青春故事”8人演讲报告团,参加了北京、陕西等6省市巡讲,受到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的勉励,《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他演讲的青春故事。
学校毕业不久,他放弃高薪邀请,到上海锦阳国际大酒店这家五星级酒店学艺,他做的海派菜、粤菜颇受食客欢迎。2007年,一场国际烹饪大赛在义乌开赛,他的“香烧海门山羊肉”,斩获金奖。出了名的陈志云被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看中,他的“霸王排骨蟹”新品菜——大饱观众眼福。不久,他成为特一级厨师、中国烹饪协会会员。在海门区有名的大酒店工作几年后,陈志云觉得自己应该创业了。2020年新冠疫情袭来,在别人恐慌的时候,他看到危中的机会,创办了“金喜缘”酒店。专家加持,且时不时亲自掌勺,酒店平稳度过了不平凡的三年疫情困难时期。
二
金喜缘酒店创办来,以优雅的环境、可口的菜品、适当的价位在当地一炮走红。熬过三年抗疫时段,陈志云想到了后疫情时代的发展变化与商机,他重新定位了金喜缘差异化发展策略,决定主打宴会消费。2023年4月,二期1000多平方米的4个宴会大厅等开张,金喜缘成为余东镇及周边婚庆宴、生日宴的不二之选。
金喜缘在古镇余东可谓后来居上,生意兴隆。用陈志云的话说有两个“确保”,即确保食材新鲜和确保菜品推陈出新。
香烧海门山羊肉、霸王排骨蟹是陈志云的成名之作,适用于大城市,但对于乡镇食客加旺季游客的消费群来说,就不适宜,需要菜品持续创新,而且要融合当地文化元素,金喜缘宴会酒店做到了。比如河鳗多习惯红烧,而金喜缘则清蒸,适当搭配咸菜和笋衣,菜品清淡而与众不同。比如传统的淮扬狮子头,一般都加蟹粉,金喜缘别出心裁将本地的“天下第一鲜”文蛤融入其中,一下子体现了当今餐饮发展的需要——创新与融合,让人的味蕾得到不一样的享受,广受周边顾客及远道而来的游客欢迎。
面对未来的竞争,陈志云笑着说:创新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竞争,做好对自己的竞争,升级自己,走蓝海路线,也就不怕竞争了。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