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7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4年07月09日

科技赋能让农业生产更“智慧”

——探寻海门夏粮增产的奥秘

本文字数:1690

本报记者俞苏华 通讯员谢琰

前几天连续的阴雨天,容易让收割的小麦受潮发霉,为此,临江新区红红家庭农场的烘干房夜以继日忙碌着。“小麦收成这么好,千万不能在进仓的节骨眼上出问题。”负责人黄华边干活边说道。

小麦是我区夏粮结构中的“重头戏”,随着小麦陆续颗粒归仓,我区夏粮丰收局面基本已定。据初步统计,今年,我区夏粮总播种面积32.95万亩,同比增长2.3%;总产量8871万公斤,同比增幅达13.8%。

良种先行助增产

“一粒良种,万担好粮。”南通峰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涛特别认同这个道理。今年,该合作社获得区里粮油高产竞赛小麦单项第一名。

南通峰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是我区大型小麦种植主体,种植稻麦已有16年。今年,峰光农机合作社共种植小麦5500亩,亩产高达685.4公斤,产量一年比一年高。究其原因,种子质量提升是关键。“我们今年主要选用的品种是‘镇麦12’,由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该品种稳定性好、抗倒性好、抗病性强。”张涛告诉记者。

多年前,峰光农机合作社是自行在市场选购小麦种子,价格高了不说,种子质量参差不齐,给粮食生产带来不小影响。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其他种粮主体中,我区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在悦来镇普新村建设粮食品种评比试验田,将精心挑选的各类优质粮食品种全部放在试验田统一标准种植。“现在试验田里光小麦品种就有14个,通过两到三年的对比种植,种植主体们就能观察出品种间的差别,选种风险大大降低。”区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黄金金介绍。

与此同时,我区定期组织种植主体前往省里举办的大型品种观摩会,了解市场行情和前沿信息。“省里观摩会通常展示的是全省各大科研院所、种子龙头企业的最新、最优质成果,这让我们的种植主体不仅选择范围更广,而且采购对接也更安全。”黄金金补充道。

在我区相关部门持续推动下,全区仅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占比就已超95%,加之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各地的耕地质量有了显著提升,良种与良田相配套,夏粮增产优势日益显现。

良机护航促丰收

7月3日,阴雨天气告一段落,天气终于放晴,海门街道施成农机服务合作社抢抓时机对水稻田开展无人机施肥作业。“从人工施肥到自走式植保机施肥,再到无人植保机施肥,农机的使用改变了粮食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合作社负责人施明感慨道。

2018年以前,每到小麦、水稻的施肥、打药节点,施成农机合作社就会安排工人下田。人工的缺点在于,每个人施肥、打药的量无法统一,且工作效率较为低下。2018年以后,施成农机合作社购入自走式植保机,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升,但是机器在田间行走,粮食损耗较为严重。直到2020年,既能施肥又能打药的无人植保机上市了,施成农机合作社第一时间采购了一台。“无人植保机一天的工作量能覆盖800至1000亩粮田,而且作业精准度大大提高,省时省力又高质高效。”施明说。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脚步加快,农机已然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力军。近年来,我区积极出台扶持政策,鼓励种粮主体采购农机设备,尝到农机生产甜头的种粮主体们购买热情也十分高涨,农机更新速度和储备数量实现双提升。今年“三夏”农忙季,我区共投入各类农机具1.35万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近450台,来海跨区作业的收割机200台,80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机570台,粮食烘干机271台,为夏粮丰产丰收提供重要保障。

良法运用提收成

“多亏了农技专家的指导,今年,我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小麦赤霉病防治很成功,小麦实际产量比预期高了8%。”7月3日,正在清理粮仓、盘点库存的悦来镇同善村戴氏家庭农场负责人戴华告诉记者。戴华属于“半路出家”闯荡农业领域的“新农人”,尽管种粮热情高涨,但专业知识相对欠缺,除了靠自己常年摸索种植积累经验外,他经常利用专家培训和技术下乡等机会学习理论知识。

为了帮助更多的种粮人提高种植水平,近年来,我区常态化开展区镇村三级农业技术培训,组织农技专家分片包干下乡指导,涵盖精确定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的各项技术。2022年起,我区还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发布《全区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的通知》,并个性化建设科技示范基地,承载我区各类新技术应用场景,让种粮人通过可观可感的方式,加强新技术学习和运用。“正是因为种粮户们在抢墒适播、施足基肥、化除化控等关键环节注重新技术运用,夏粮收成才能节节攀升。”黄金金说。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