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6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24年06月22日

绿色发展,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贯彻落实区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三

本文字数:981

□本报评论员

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是重要一环。6月15日,在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的生态雨渠,60多名钓鱼爱好者欢聚一“渠”,展开角逐。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彰显了绿色生产力的巨大潜力。

区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提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绿色发展,要推动环境保护。近年来,我区顺应“长江大保护”,全域治理入江河流,对沿江生态防护林补稀补缺,经济发展“含金量”和“含绿量”显著提升。眼下,要筑牢这份珍贵的“绿色家底”,需要我们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等各项要求,持续巩固提升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坚定守护好出江入海的生态屏障;要高度重视环境问题整改,扎实开展环境信访“办理法治化”国家级试点,从根本上提升环境保护成效。

绿色发展,要坚持转型发展。发展绿色生产力,关键的是优化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深入开展纺织印染、装备制造等7大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提升行动;坚持集约节约,深入推进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强化宣传引导,在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方面积极打造绿色消费场景,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不仅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治本之策,而且有助于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绿色发展,要加快生态转化。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释放这份“绿色价值”?区委全会提出要以“生态绿地+水源涵养+江海风光”为主线,创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方式和转换路径;倍加珍视化工转型区的宝贵资源,结合沿江科创带、沿江产业带打造,积极导入新兴产业和科创资源,加快展现沿江片区创新转型的显著成效。只有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才能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逐“绿”而行,向“新”发力。海门大地绿色发展已经生机勃勃,坚定不移地以绿色发展为本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能让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标志更鲜明。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