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5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要闻
2024年05月27日

沿江风光带 科创“金腰带”

——踏访海门61公里长江生态岸线

   本文字数:1576

本报记者俞苏华

分布有科创载体30个,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8家;以海门17.1%的面积,集聚了海门57.9%的高新技术企业、75%的省级研发机构、86.9%的高层次人才……海门61公里的长江生态岸线,已成为一条孕育新质生产力的科创“金腰带”。

海门滨江临海,是守护长江入海的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海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主动融入“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把沿江一带作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片区,一手抓沿江生态环境改善修复,一手抓科创项目引入培育,全力打造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核心启动区”,让好风景里“长”出新经济、孕育新生机。

化工园区华美蝶变

漫步在临江新区东布洲科学城,玲珑湖面波光潋滟,蓝天碧水交相映衬,一幢幢独具特色的科研小楼掩映在绿树丛中。与之隔江相望的,便是上海崇明。

很难想象,这里十多年前还是一座环境问题突出的精细化工园。如今的临江新区,已形成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新材料、文化创意三大特色产业;集聚了超200家科创型企业、2个省级重大产业项目;建成亚洲规模领先的模式动物基地、国内最大同位素药物安全评价实验室、国内行业领先的培养基生产基地、长三角首家大动物影像平台等功能品牌。沿玲珑湖周围,正布局以动漫企业为代表的文化板块,已落户在想文化、提琴制作工坊、东娱文化、灵感罐头等多个文化产业项目。

临江新区的蝶变是海门沿江治理的一个缩影。守护一江清水,海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治污防污,推动沿江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瑞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原是位于海门沿江岸线中段——三厂工业园区内的一家化工企业,在化工企业腾退过程中,搬离了生产部分,将原厂房改造成研发总部,目前已获评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顺应“长江大保护”,海门全域治理入江河流,对沿江生态防护林补稀补缺;着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跟踪培育一批实力强、质态优、绿色发展基础好的沿江企业,引导企业清洁生产,招商局重工、慧聚药业、当升材料获评全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通光光缆、容汇锂业等4家企业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百年老港重获新生

长江边的青龙港1806景区风景宜人,阳光均匀地铺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春风拂岸,韵味悠长。2019年,入江河流青龙河由于多年未疏浚,河床淤积严重,沿岸生活污水和雨水合流,影响了青龙河的水质。2020年起,海门对青龙港片区启动综合整治,疏浚青龙河及支流,清退“散乱污”企业、港口码头,对江边遗留的望江楼、售票厅候船室、大行李房等10多处老旧建筑进行改造,建设生态林地52万平方米,百年老港重焕勃勃生机。

近年来,在沿江地区,海门统筹推进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绿化、美化、文化“三化相生”,建设以“生态绿地+水源涵养+滨江风光”为主的功能绿地和亲水区域,守护好长江母亲河宝贵的生态财富,让长江沿岸更加风光秀美,让海门百姓看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东布洲长滩公园提档升级,粉黛花海成为网红打卡地;謇公湖生态绿地建成开放,城市绿核效应进一步显现;张謇人文记忆轴加速打造,串联起海门全域特色旅游资源……绿树成荫、江海浩荡、鱼鸥翔集的沿江生态绿廊正变为现实图景。

“一带两核”亮点纷呈

沿江区域既是重点打造的生态景观带,也是正在布局建设的沿江科创带。

海门规划约196平方公里沿江科创带,构建“一带两核多点”的创新发展格局,重点打造开发区的謇公湖科教城、临江新区的东布洲科学城两大“硬核”。海门加大各类创新平台载体的招引与建设力度,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全力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的深度融合,提升沿江科创带创新发展能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两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沿江科创带最鲜明的特征。

在临江新区,澳斯康生物、一影医疗、冬泽特医等一批大健康领域的企业落户扎根,在各自细分领域深耕开拓,“海门药谷”长三角知名品牌正在打响。

在开发区,电子信息领域的科研机构、科创载体、制造企业等相继落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窗口期”变为现实“发展期”。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