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4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副刊·e时代
2024年04月11日

从将军府到边防哨所

   本文字数:3044

□陈汉忠

新疆伊犁的美,让无数游人流连忘返。但在我心里最值得观瞻的却是坐落于惠远古城东大街的伊犁将军府,这座看似普通的古老建筑,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与新疆和祖国的命运休戚与共,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戍边卫国将士们的悲壮记忆。

坐北朝南的将军府,气势宏伟。大门正面,一座石碑横卧正中,“伊犁将军府”五个红色大字虎虎生风,举目眺望,院内古木参天,亭台楼榭,曲径回廊,一股沧桑与厚重的气息迎面而来。走近正殿,“人”字檐上,一条象征中华图腾的巨龙盘居坐镇,与殿前两尊通体金黄的石狮相映成趣,修缮一新的将军亭与文庙前的百年老榆树遥相呼应,像一位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向人们诉说着数百年来的风风雨雨。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月,清政府在惠远设立“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军政要务。第二年在伊犁河北岸筑惠远城,修建惠宁、绥定等八座城池,形成较为完整的边城防御体系,史称“伊犁九城”。在长达150多年的历史岁月中,先后有41位伊犁将军在此领兵镇守,金戈铁马,边关冷月,数不清的中华儿女为守卫这片土地流血牺牲。

第一任伊犁将军明瑞在率部平定乌什回部叛乱中英勇作战,为捍卫祖国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乾隆三十三年(1768)正月,明瑞军队被敌重兵围困,弹尽粮绝之际,为掩护部队突围,他率部与强敌血战,壮烈殉国。九十多年后边关回乱再度爆发,伊犁将军明绪被困将军府,全城军民顽强坚守18个月后,古城被攻破,明绪毅然点燃军火库,与敌同归于尽。仅仅十一年后的1877年,面对沙俄侵占伊犁,年近70的清末名将左宗棠抱病西征。为表达决心,他特为自己做了一口棺材,让亲兵扛着随军前行。一支作好必死准备的军队果然所向披靡,沙俄最终只得签下《中俄伊犁条约》,使这片美丽的土地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是的,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在民族危亡,国土沦陷的紧急关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从镇守伊犁的将军们,到“抬棺远征”的左公,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不仅是一篇精彩的故事,一段悲壮的记忆,更是永不熄灭的爱国信念。

时代的车轮走到了今天,经历了数百年风雨洗涤的伊犁将军府,依然像一座历史的灯塔,照耀着一代代戍边卫国将士用青春和生命开拓奋斗之路。

离开将军府,我们直奔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坐落在扎库齐牛录乡的“小白杨戍边文化纪念馆”引起了我的兴趣。倒不是这座并不引人注目的砖红色建筑,而是一名锡伯族士兵和他的母亲,以小白杨为纽带,与远在边陲叫塔斯提的边防哨所之间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1982年春天,当地一位叫程富胜的边防战士回乡探亲,与母亲富吉梅聊起军营生活,流露出退伍回家的念头。作为西迁伊犁的锡伯族第八代后人,富吉梅得知儿子驻守的哨所乱石遍地,荒凉缺水,生活十分艰苦,不由为儿子能否经受住考验而担心。儿子返回哨所前,富吉梅特地在自家后院挖了10棵小白杨树苗,让儿子带回哨所栽种。

作为锡伯族的后人,儿子记起了妈妈不知讲过多少遍的锡伯族传统。当年锡伯族人戍边驻守卡伦(哨所)时一定要在旁边种树,寓意树在人在,人在卡伦在。程富胜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更忘不了锡伯族先辈西迁伊犁屯垦戍边的悲壮往事。

乾隆二十九年(1764)四月十八日,世世代代居住在盛京(今沈阳)的一支锡伯族人奉命西迁伊犁,屯垦戍边。当时征召官兵1018人,连同家眷共3275人。长达一万三千余里的漫漫远征,锡伯族人告别亲人,向故土投去最后的一瞥,义无反顾地迎着漫天飞雪,踏上了西迁的征程。春秋交替中,他们曾踏破大兴安岭的厚重积雪,他们也曾在大漠深处凿井汲水,他们还在通往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上架设浮桥渡河,至今还留有“锡伯渡”的地名。瘟疫、洪水、酷热、断粮曾一次次威胁着这支西迁的队伍,凭着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历经一年零三个月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到达伊犁河。从此,锡伯族人与新疆各族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

遥想当年,雪域林涛,马嘶风吼,北国边塞的瑰丽多姿和前行之路的崎岖坎坷,交织成一幅波澜壮阔的西迁画卷。三千余锡伯儿女筚路蓝缕,慷慨悲歌,该是何等的撼人心魄。

这一幕,深深铭刻在程富胜的脑海里。听从妈妈的嘱托,他把十棵白杨树苗栽种在哨所前,无奈环境恶劣,种下的小白杨陆续枯萎,只有一棵艰难存活了下来。伴随着小白杨的枝繁叶茂,程富胜也在哨所扎下根来。

岁月荏苒,程富胜在哨听一待就是17年。他当饲养员,喂马养牛,赶着马拉爬犁为连队运送战备物资;他当驾驶员,技术精湛,驾车26万公里安全无事故,直至退伍回乡。

过了一年又一年,当年的小白杨已长成粗壮挺拔的大树,遥远的塔斯提哨所因为“小白杨”而闻名遐迩,并被上级命名为“小白杨哨所”。而在小白杨的故乡,锡伯族母子和小白杨哨所的两地情也被传为美谈。2019年4月,江苏省援疆盐城工作组和当地政府共同策划,投入200万元援疆资金,建成小白杨戍边文化纪念馆。

是的,在祖国的西北边陲,绵延数千公里的边防线上,矗立着一个又一个边防哨所,犹如一个个警惕的哨兵,日夜护卫着祖国的万家灯火,阿拉马力便是其中的一个。

汽车沿着边境线蜿蜒曲折的沙子公路颠簸前行,跨过座座山梁,越过道道沟壑,眼前豁然开朗。一座漂亮的二层小楼,持枪肃立的哨兵护卫着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举目眺望,一条界河流向远方,哈萨克斯坦国近在咫尺,异国民居的白墙,跑动着的车辆行人清晰可见。

见来了一群远方的客人,且又有几个空军老兵,接待我们的阿拉马力边防站指导员金鑫很是兴奋,这位来自乌鲁木齐的小伙领着我们参观连史室、训练场和士兵宿舍,讲述着他们哨所的昨天和今天。

走进连史室,一张张悬挂着的图片和一件件老旧物件向我们展示了阿拉马力边防站艰苦的创业经历。1962年的8月1日,首任站长高立业率领10名官兵,奉命进驻阿拉马力。他们牵着3峰骆驼,背着一口锅,扛着两把铁锹,就在这渺无人烟的雪山孤峰安营扎寨。住帐篷,喝沙水,靠煤油灯照明,凭两条腿巡逻。从此,祖国的边防线上,又多了一双警惕的眼睛。

在边防站营区,有一面刻有《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曲谱的墙壁。金指导员说,这是阿拉马力边防站官兵最爱唱的一首红歌,也是最值得大家怀念的一段记忆。

“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一曲至今还在传唱的历史红歌,出自一位名叫李立金的伊犁军分区宣传干事之手,但他的创作之源就在这里。当年李干事蹲点在阿拉马力边防站,与战士同吃同住,一起巡逻放哨,他被边防官兵听党话,跟党走,不畏风雪严寒,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所感动。“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哪里艰苦,我就到哪里安家。”一位青海籍战士的一段深情表白撩拨了他的创作灵感。那天晚上,他夜不能寐,情不自禁,挥笔疾书。就这样,在这遥远的边陲,在这寒冷的冬夜,一首传世红歌竟在这哨所诞生。1964年,新疆军区举行文艺汇演,这首歌曲迅速被传唱,并被送进了1965年的全军文艺汇演,受到了军委首长和首都观众的青睐,并一曲在全军乃至全国唱响。当年中共中央主办的《红旗》杂志也刊出了这首歌曲,阿拉马力边防站由此闻名全国。

边关洒热血,红歌铸军魂。如今的阿拉马力边防站早已今非昔比,战士们住进了楼房,配上了专用巡逻车,居住环境、生活条件、戍边装备、娱乐设施等都得到不断改善和提升。一排荣誉铜牌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哨所今日的风采:先进基层党组织、“四铁”先进连级单位、“星火燎原”育人基地、卫国戍边标兵单位、集体三等功。

漫步祖国边陲,面对“中国”的界碑,回望身后那片广袤的土地,作为共和国军队的一名老兵,我不由得心潮澎湃。从昔日将军府到如今边防哨所,中华各族儿女戍边卫国,初心不改。我们站立的地方叫祖国,这是一代代戍边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信念,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和不朽的业绩。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